巴乔是一个非常不喜欢失败而总是喜欢胜利的孩子。
他从三岁多起就表现出极度在意输赢。
这两年,每次和他打比赛,我都感到很困惑。
只要你输了或者失败了,负面情绪就会很强烈。
我已经记不清这些年来我说过多少次了:
“巴乔输了也没关系,妈妈看到的是你的努力和进步,我已经很开心了。”
但我知道,这些话实际上并没有说到他的心里。
如果你故意让他赢,你总会觉得虽然你的自尊和自信得到了保留,但那是一种欺骗,你无法训练他的逆向智力。
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和孩子玩游戏时,我们是否应该故意输给他们? ?
1.两个极端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两种极端做法。
一是永远输给孩子,让孩子赢。
另一种不是刻意迁就、输给孩子,而是公平竞争,让孩子哭着努力。
巴乔喜欢和祖父下棋,因为祖父总是让他犯错误或者多走几步。
当然,爷爷自己也会像个孩子一样,经常后悔自己的举动或者不遵守诺言。
在老人看来,这其实并不重要,他只是哄孩子们玩而已。
所以每次放假和爷爷待的时间较长时,我都会发现他身上有一些小小的变化:
他喜欢在棋局中作弊,经常临时改变规则,使局势对自己有利,下棋时总是自信地后悔棋。
同时,对长辈的态度也失去了尊重和界限。
我们来看看我们在清迈遇到的波兰邻居家庭。
我们两家人经常一起踢足球,父子俩一起踢球。
有时候乔爸爸会担心孩子的情绪,生怕他用力过猛,不小心伤到了别人,所以偶尔也会有所收敛、屈服。
波兰爸爸则不同。
比赛中,他不仅毫不留情地进球,还用言语不断刺激骂他的两个孩子。
“今天我要好好教训你,让你尝尝失败的滋味,你要是不服,就来抢球!”
有好几次,我看到两个孩子哭着喊着,与父亲争斗到底。
不可否认,这种挫折教育在这个家庭是有效的。 但同时,我看到的却是两个性格固执而又包容的孩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种极端方法的缺点。
故意输给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他们更享受比赛,让他们更有信心。
但事情必须逆转。
这种不公平的意识会慢慢渗透到他们的生活规则中。 当未来面对真正公平的环境时,他们可能会灰心丧气,无法应对竞争中的失败。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总是输,虽然可以训练他们的“逆商”,可能让他们变得更有韧性,但也可能让他们厌倦游戏,让他们生气,自卑,甚至失去动力。赢得胜利。
所以我们更多的人选择平衡,但是真正知道平衡是什么,如何平衡,有哪些原则和方法的家长可能并不多。
2.永远不要故意输。
我不同意和孩子们玩游戏时总是输给他们。
首先,这会影响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有一种微妙的威严和爱慕之情。
这样,孩子就会信任、依赖父母,更容易服从、遵守规则。
如果在游戏中总是输给孩子,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可以掌控大局,可以掌控父母。
另一个例子是让孩子后悔自己的举动并再迈出一步。 有些孩子意识到你是故意放手的。 他们不但无法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反而因为被愚弄而感到愤怒。
同时也让孩子看到原来的规则是很容易被违反的。
一旦崇拜关系破裂,父母的权威不复存在,亲子关系就会陷入非常糟糕的境地。
你的言语、你的建议、你的忠告都可能变得毫无意义。
其次,如果孩子不能学会失败,他们就不会明白如何成功。
儿童心理学家林恩·弗莱(Lyn Fry)也持消极观点,认为总是让孩子获胜。
“生活并不总是胜利,父母应该教导孩子有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
如果他们总是“赢”,他们就永远不会学会如何应对逆境。 ”
他们看不到练习和努力的价值,也不明白成年人之所以能在比赛中获胜是因为经验和积累。
当他面对真正的公平、真正的体育竞争时,他就会不堪一击。
那些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注重个人成就的孩子往往比总是需要胜利的孩子培养出更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相反,让孩子一直迷失的情况往往发生在相对专制的家庭教育模式中。 现在我们倾向于比较轻松的对话方式,所以没有必要特别讨论。
3. 有时你会赢,有时你会输。 父母就是模板。
有时候我们不应该追求绝对的原则,而应该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1.当你的孩子还小的时候,你可以让他们偶尔获胜
学龄前儿童通常更难接受失败,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坚强”。
这和我们一直以来所做的鼓励和正面教育有关系。
心理学家Susan Harter博士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幼儿的心中,通常都会有一个‘幻想的自己’,这个自己拥有超强的能力、才华和良好的品德。
比如,在幼儿园,我们总是会表扬孩子的奔跑能力、攀爬能力、语言能力、数字能力、赢得比赛的能力等很多方面。
结果,超过50%的孩子觉得自己是同龄人中跑得最快的。 ”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游戏有很多好处,所以让他们快乐地享受游戏很重要。
这时候,经常获胜=乐趣。 如果你总是输,你很快就会失去乐趣,失去信心。
因此,对于规则意识不强的学龄前儿童来说,适当、刻意地失去是一个好办法。
一次又一次的小失败,然后感受胜利的喜悦,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让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学会接受失望和自己技能的局限性。
2、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更加注重公平和规则。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在游戏中输赢的方式也必须改变。
随着他们规则意识的增强,公平和体育精神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年龄段,家长需要加大公平竞争的力度,减少故意输球的次数。
大一点的孩子热衷于在某项技能上自我提升,比如篮球、足球、象棋、游戏等。
那么家长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掌握这些技能,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强化他们的规则意识。
在我看来,除了合理控制输赢的程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输赢后父母的样子。
父母的输赢方式,是未来孩子处理输赢关系的模板。
这句话其实很有分量。
有一次巴乔自己输掉了一场足球比赛。 他先是叹了口气,然后跺着脚发脾气。
我告诉乔爸爸,这简直就是你的翻版。
乔爸爸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在巴乔睡觉后就尽力打比赛了,所以他只是被巴乔碰到了几次,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后来我录下了两个人输球时的样子,他彻底服气了。
从此以后,无论输赢,他都有意识地收敛自己的状态,因为他知道,随时都有一双小眼睛在偷偷地看着。
有时候让孩子赢,是父母扮演失败角色的绝佳机会。
当你输了的时候不要着急或者生气。
让他们知道,输了也没关系,但像父母一样,可以从经验中寻找原因,努力改进。
你处理失败情绪的方式、你逻辑思考的方式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同样,父母在获胜时不应该骄傲,而应该努力表现得像一个优雅的胜利者,而不是一个自满、傲慢的胜利者。
4. 与孩子玩耍的实用技巧
现在道理讲完了,我们来说说一些可以立即使用的技巧。
1. 选择结果随机的游戏
儿童和成人在一般游戏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但有一些小游戏可以依靠运气来缩小这种差距。
例如,掷骰子涉及更多的运气,结果也更随机。
像大富翁这样的游戏依靠掷骰子来晋级,因此孩子获胜的概率更高。
比如石头、剪刀、布,虽然有一定的技巧,但不按套路玩的孩子也不一定会输给你。
2.提前修改游戏规则并做出合理让步
例如,在跳房子游戏中,乔爸爸从 1 开始,巴乔从 4 开始。
比如巴乔和父亲的自由泳比赛,乔父亲会让巴乔游到1/4的路程才开始,这样双方都能使出浑身解数,实力相当。
但不要在游戏中随意改变规则或妥协,否则以后会有无尽的纠葛。
这些做法既可以让孩子和家长进行势均力敌的竞争,也可以防止家长违规、故意放手。
在我们和巴乔的比赛中非常有效。
3、在游戏过程中,引导他找到自己的亮点。
让孩子们专注于过程中的精彩瞬间。
比如,“这个传球很棒,但是前锋没有踢进去,可惜了!”
“你这个球还蛮有想象力的,我都没想到。”
“进球非常漂亮,来吧,给我五球!”
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他游戏的目的是什么。
有时是为了锻炼、学习技能,有时是为了好玩、互动。
输赢实际上并不是目标。
4、如果你输了,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几年前,我会对巴乔过于争强好胜而皱眉。
我感觉我已经劝过他很多次了,但每次都输了,我还是很生气。
当我失去耐心的时候,我会对他吼:输不起就别玩!
但后来你就会明白,用这样的话去刺激他只会适得其反。
也许有一些孩子不断输球,变得越来越勇敢,哭着要赢,但我想这种人毕竟是少数,至少巴乔绝对不是一个。
慢慢地,我从讨厌他,到理解他,再到从他的角度帮助他。
有一次,他和父亲踢足球,结果输了。 他很不高兴地跑到我身边,发脾气。
我对巴乔说:
巴乔,如果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受到委屈,请来找你妈妈,但不要发脾气,告诉我:妈妈,我现在不开心,你能帮帮我吗?
然后他忍住怒气对我说:妈妈,我刚刚和爸爸输了一场足球比赛。 我很不高兴。 你能帮助我吗?
5.告诉你的孩子,每个人都是输家
有时当他输球的时候,巴乔就会陷入一种自我否定。
我怎么可以这么坏呢? 我实在是没有能力。 我怎么可以这么蠢呢?
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在嘀咕。
每当我感到沮丧的时候,有一句话最有效:
“没关系巴乔,我妈妈小时候就和你一样。”
他会惊讶地看着我:
这也会发生在你身上吗? 你也像我一样跌倒吗?
你的手也会失去控制吗?
你爸爸小时候踢球也输过吗?
。 。 。
并且一定要告诉他:
“无论我们赢还是输,你都是我们最喜欢的巴乔。”
孩子们要知道,输或赢都不会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爱。
6.观看竞技比赛,学习体育精神
除了为家长树立榜样外,还可以带孩子观看更多竞技比赛。
增强你的规则意识,看看玩家因情绪失控、犯规、作弊等而受到怎样的惩罚。
另一方面,也让他看到球员们前一刻在场上打架,后一刻又互相同情、拥抱。
让他们看到,即使是输球的一方,即使是那些泪流满面、心有不甘的球员,也能昂首阔步走出球场。
让他们明白,没有人是天生的胜利者,最后的胜利者是通过无数次的失败到达彼岸的。
虽然他性格好胜、强势,但很难做出改变。
但输赢的心态、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因为父母的陪伴和引导而改变。
昨天,巴乔和乔爸爸一起画画。 画完后,他跑到我身边,有些不高兴。
我问他:“你是不是因为觉得自己的画不如你父亲的画而不高兴?”
他说:“有一点,但是我今天控制得很好,没有因为和他交换作品而大惊小怪,我忍住了!因为每个人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也许会有人认为我画得更好!”
结尾。
*参考
1.
2.
3.Harter, S. (1988)。 自我概念本质的发展和动态变化:对儿童心理治疗的影响。 S. Shirk(主编),《认知发展和儿童心理治疗》。 纽约:全会出版社,p。 12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fxindamf.com/html/tiyuwenda/3874.html